道人
詞語 | 道人 |
---|---|
拼音 | dào re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舊時對道士的尊稱。(二)、古代也稱佛教徒為道人。
(三)、佛寺中打雜的人。
解釋:
(一)、有極高道德的人。
《莊子·秋水》:“道人不聞,至德不得。” 王先謙 集解:“語又見《山木篇》,道作至。” 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稟高亮之純粹,抗峻標以邈俗,虛靈機以如愚,不貳過而諂黷者,賢人也。居寂寞之無為,蹈修直而執平者,道人也。”
(二)、煉丹服藥、修道求仙之士。
《漢書·京房傳》:“法曰:‘道人始去,寒,涌水為災。’” 顏師古 注:“道人,有道術之人也。”《太平御覽》卷八一二引 漢 桓譚 《新論》:“ 淮南王 之子娉迎道人作為金銀。”
(三)、道教徒;道士。
《三國志·魏志·董卓傳》“ 傕 使公卿詣 汜 請和, 汜 皆執之,相攻擊連月,死者萬數” 裴松之 注引《獻帝起居注》:“ 傕 性喜鬼怪左道之術,常有道人及女巫歌謳擊鼓下神,祠祭六丁,符劾厭勝之具,無所不為。”《宋史·吳元扆傳》:“乃集道人設壇,潔齋三日,百拜祈禱。” 明 湯式 《風入松·寓意》曲:“杜鵑啼過落花多,天氣近清和,道人不管公家事,一樽酒撫掌而歌。”
(四)、佛教徒;和尚。
漢 牟融 《理惑論》:“僕嘗游 于闐 之國,數與沙門道士相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支道林 常養數匹馬,或言道人畜馬不韻, 支 曰:‘貧道重其神駿。’”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竺法蘭 在 簡文 坐, 劉尹 問:‘道人何以在朱門?’”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下:“ 晉 宋 間佛學初行,其徒猶未有僧稱,通曰道人,其姓則皆從所授學。” 清 張錫祚 《贈澗上僧》詩:“道人了觀化,心止神流行。”
(五)、佛寺中打雜的人。
《水滸傳》第四回:“那漢子道:‘我這酒挑上去,只賣與寺內火工道人、直廳轎夫、老郎們、做生活的喫。’”《西游記》第三六回:“那道人道:‘師父莫怪,我做不得主,我是這里掃地撞鐘打勤勞的道人。’”參閱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道人道士之別》。
釋義:
1.有極高道德的人。 2.煉丹服藥﹑修道求仙之士。 3.道教徒;道士。 4.佛教徒;和尚。 5.佛寺中打雜的人。
造句:
1、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2、毋道人之短,毋說己之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崔瑗
相關詞語:
東道主一人敵矮人看場愛人好士愛人利物愛人以德安貧樂道暗箭傷人矮人觀場矮人看戲安貧守道岸然道貌暗錘打人暗箭中人百年樹人班荊道故傍人籬壁傍人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