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牌
詞語 | 符牌 |
---|---|
拼音 | fú pá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朝廷發驛遣使時由執勤官員佩帶以為信物的金屬牌子。《明史·職官志三》:“尚寶司,卿一人,少卿一人,司丞三人,掌寶璽、符牌、印章,而辨其所用。” 清 龍文彬 《明會要,輿服下·符節》:“ 洪武 四年五月,造用寶金符及調發走馬符牌……走馬符牌,鐵為之,共四十,金字銀字者各半、藏之內府,有急務調發,使者佩以行。”解釋:
(一)、古代朝廷發驛遣使時由執勤官員佩帶以為信物的金屬牌子。
《明史·職官志三》:“尚寶司,卿一人,少卿一人,司丞三人,掌寶璽、符牌、印章,而辨其所用。” 清 龍文彬 《明會要,輿服下·符節》:“ 洪武 四年五月,造用寶金符及調發走馬符牌……走馬符牌,鐵為之,共四十,金字銀字者各半、藏之內府,有急務調發,使者佩以行。”
釋義:
符牌是漢語詞語,是指書于木片上的信物憑證,其用法為合。
相關詞語:
表里相符拆牌道字尺籍伍符尺竹伍符鼎玉龜符焚符破璽掛印懸牌畫符念咒金字招牌名不符實名符其實名實相符若合符節十二金牌同符合契吞符翕景行香掛牌言行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