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米
詞語 | 耗米 |
---|---|
拼音 | hào mǐ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舊時官府征收錢糧時以彌補損耗為名額外加征的部分。 明 陳士元 《俚言解》卷二:“耗米之名,起自 五代 周 顯德 年。詔云:漕運自 晉 漢 以來,不給斗耗,綱吏多以虧欠抵死,自合每石給耗一斗。至 宋 詔止絶之。今之俗,則里胥或藉耗米名色害及納戶矣。”《清文獻通考·國用五》:“耗米每正額米一石, 江 南加徵三斗, 浙江 四斗。”參見“ 耗羨 ”。解釋:
(一)、舊時官府征收錢糧時以彌補損耗為名額外加征的部分。
明 陳士元 《俚言解》卷二:“耗米之名,起自 五代 周 顯德 年。詔云:漕運自 晉 漢 以來,不給斗耗,綱吏多以虧欠抵死,自合每石給耗一斗。至 宋 詔止絶之。今之俗,則里胥或藉耗米名色害及納戶矣。”《清文獻通考·國用五》:“耗米每正額米一石, 江 南加徵三斗, 浙江 四斗。”參見“ 耗羨 ”。
釋義:
拼音:hào mǐ注音: ㄏㄠˋ ㄇㄧˇ舊時官府征收錢糧時以彌補損耗為名額外加征的部分。 明 陳士元 《俚言解》卷二:“耗米之名,起自 五代 周 顯德 年。詔云:漕運自 晉 漢 以來,不給斗耗,綱吏多以虧欠抵死,自合每石給耗一斗。至 宋 詔止絕之。今之俗,則里胥或藉耗米名色害及納戶矣。”《清文獻通考·國用五》:“耗米每正額米一石, 江 南加徵三斗, 浙江 四斗。”參見“ 耗羨 ”。
相關詞語:
柴米夫妻吹糠見米柴米油鹽唱沙作米等米下鍋斗米尺布蠹國耗民飛米轉芻狗拿耗子狗追耗子畫沙聚米魂耗魄喪聚米為山簡絲數米聚米為谷凌雜米鹽粒米狼戾粒米束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