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喉
詞語 | 襟喉 |
---|---|
拼音 | jīn hóu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衣領(lǐng)和咽侯。比喻要害之地。解釋:
(一)、衣領(lǐng)和咽侯。比喻要害之地。
南朝 梁 劉孝綽 《三日侍安成王曲水宴》詩:“躡跨兼流采,襟喉邇封甸。”《醒世恒言·小水灣天狐貽書》:“那 揚(yáng)州 , 隋 時(shí)謂之 江都 ,是 江 淮 要衝,南北襟喉之地,往來檣艣如麻。” 清 褚人穫 《堅(jiān)瓠二集·苜蓿烽》:“ 胡蘆河 上狹下廣,洄波甚急,不可渡,上置 玉門關(guān) ,即西域之襟喉也。”
釋義:
衣襟和喉嚨。比喻扼要的地方:襟喉犄角之勢。
相關(guān)詞語:
掣襟露肘抵背扼喉扼喉撫背扼襟控咽拊背扼喉割襟之盟骨鯁在喉喉長氣短襟懷磊落襟懷灑落襟懷坦白襟江帶湖襟裾馬牛裾馬襟牛馬牛襟裾撓喉捩嗓牛馬襟裾披襟解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