懊憹歌
詞語 | 懊憹歌 |
---|---|
拼音 | ào náo gē |
字?jǐn)?shù)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亦作“懊惱歌”。亦作“懊儂歌”。樂府 吳 聲歌曲名,產(chǎn)生于 東晉 和 南朝 吳 地民間。內(nèi)容皆為抒寫男女愛情受到挫折的苦惱。現(xiàn)存歌詞十四首。《晉書·五行志中》:“安帝 隆安 中,百姓忽作《懊憹》之歌,其曲曰:‘草生可攬結(jié),女兒可攬擷。’尋而 桓玄 簒位,義旗以三月二日掃定京都,誅之。”《宋書·五行志二》作“懊惱歌”。《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三·懊儂歌》郭茂倩 題解引 南朝 陳 智匠《古今樂錄》:“《懊儂歌》者,晉 石崇、緑珠 所作,唯‘絲布澀難縫’一曲而已。后皆 隆安 初民間訛謡之曲。宋少帝 更製新歌三十六曲。齊太祖 常謂之《中朝曲》,梁 天監(jiān) 十一年,武帝 敕 法云 改為《相思曲》。”解釋:
(一)、亦作“ 懊惱歌 ”。亦作“ 懊儂歌 ”。樂府 吳 聲歌曲名,產(chǎn)生于 東晉 和 南朝 吳 地民間。內(nèi)容皆為抒寫男女愛情受到挫折的苦惱。現(xiàn)存歌詞十四首。
《晉書·五行志中》:“ 安帝 隆安 中,百姓忽作《懊憹》之歌,其曲曰:‘草生可攬結(jié),女兒可攬擷。’尋而 桓玄 簒位,義旗以三月二日掃定京都,誅之。”《宋書·五行志二》作“懊惱歌”。《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三·懊儂歌》 郭茂倩 題解引 南朝 陳 智匠 《古今樂錄》:“《懊儂歌》者, 晉 石崇 、 緑珠 所作,唯‘絲布澀難縫’一曲而已。后皆 隆安 初民間訛謡之曲。 宋少帝 更製新歌三十六曲。 齊太祖 常謂之《中朝曲》, 梁 天監(jiān) 十一年, 武帝 敕 法云 改為《相思曲》。”
釋義:
1.亦作"懊惱歌"。亦作"懊儂歌"。 2.樂府吳聲歌曲名,產(chǎn)生于東晉和南朝吳地民間。內(nèi)容皆為抒寫男女愛情受到挫折的苦惱。現(xiàn)存歌詞十四首。
相關(guān)詞語:
懊悔無及閉門酣歌伯歌季舞悲歌擊筑悲歌慷慨悲歌易水筆歌墨舞長歌當(dāng)哭吹彈歌舞楚歌四合楚歌四面楚歌四起楚歌之計(jì)楚舞吳歌村歌社鼓村歌社舞對酒當(dāng)歌放歌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