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匹
詞語 | 端匹 |
---|---|
拼音 | duān pǐ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布帛計量詞。晉 葛洪《抱樸子·清鑒》:“此為絲線既經(jīng)於銓衡,布帛已歷於丈尺,徐説其斤兩之輕重,端匹之修短。”《資治通鑒·唐憲宗元和五年》:“悉罷諸道行營將士,共賜布帛二十八萬端匹。”胡三省 注:“唐 制:布帛六丈為端,四丈為匹。”解釋:
(一)、古代布帛計量詞。
晉 葛洪 《抱樸子·清鑒》:“此為絲線既經(jīng)於銓衡,布帛已歷於丈尺,徐説其斤兩之輕重,端匹之修短。”《資治通鑒·唐憲宗元和五年》:“悉罷諸道行營將士,共賜布帛二十八萬端匹。” 胡三省 注:“ 唐 制:布帛六丈為端,四丈為匹。”
釋義:
duān pǐ ㄉㄨㄢ ㄆㄧˇ端匹 古代布帛計量詞。 晉 葛洪《抱樸子·清鑒》:“此為絲線既經(jīng)於銓衡,布帛已歷於丈尺,徐說其斤兩之輕重,端匹之修短。”《資治通鑒·唐憲宗元和五年》:“悉罷諸道行營將士,共賜布帛二十八萬端匹。” 胡三省 注:“ 唐 制:布帛六丈為端,四丈為匹。”
相關(guān)詞語:
百端待舉變化多端不可端倪不知端倪百端交集鼻端出火鼻端生火竄端匿跡村野匹夫單槍匹馬端本正源端倪可察短衣匹馬多端寡要端本澄源端人正士感慨萬端詭計多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