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樓
詞語 | 牌樓 |
---|---|
拼音 | pái lou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做裝飾用的構筑物,多建于街市要沖或名勝之處,由兩個或四個并列的柱子構成,上面有檐。為慶祝用的牌樓是臨時用竹、木等扎彩搭成的。解釋:
(一)、一種裝飾性建筑物。有二根或四根并列直柱,上有檐額。多建于街市要沖或名勝處。
《西游記》第六十回:“忽見一座玲瓏剔透的牌樓,樓下拴著那個辟水金睛獸?!薄赌鹾;ā返诙兀骸把元q未了,已到了一座金碧輝煌的牌樓之下,樓額上寫著‘五云深處’四個辟窠大字?!?/p>
(二)、指為慶賀而用竹木等搭建的類似牌樓的臨時建筑物。
巴金 《雪》第八章:“人們正在礦局的門口扎牌樓,裝電燈。”
釋義:
牌樓,與牌坊類似,中國傳統建筑之一。最早見于周朝,最初用于旌表節孝的紀念物,后來在園林、寺觀、宮苑、陵墓和街道均有建造,北京是中國牌樓最多的城市。一種有柱門形構筑物,一般較高大。舊時牌樓主要有木、石、木石、磚木、琉璃幾種,多設于要道口。牌樓曾作為多屆世博會中國館的門面建筑,吸引了世人的視線。其中一八六七年世博會中國館牌樓使用木、竹和麥稈等材料,造型簡單,令人賞心悅目;一八七六年美國費城世博會,中國館以一座精心雕鑿、涂飾的全木牌樓為正門,濃郁的民族特色吸引了參觀者和各國參展官員;一九零零年巴黎世博會的中國牌樓外形仿造國子監琉璃牌樓,氣勢恢弘。牌樓和牌坊的區別在于牌坊的橫梁上不起樓。
相關詞語:
背山起樓楚棺秦樓寸木岑樓拆牌道字岑樓齊末楚館秦樓殿堂樓閣鳳樓龍闕歌樓舞榭掛印懸牌高樓大廈海市蜃樓紅粉青樓閎宇崇樓金字招牌近水樓臺空中樓閣閬苑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