緝拿
詞語 | 緝拿 |
---|---|
拼音 | jī ná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搜查捉拿(犯罪的人):緝拿歸案。解釋:
(一)、亦作“ 緝拏 ”。搜捕。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銷差》:“凡事非重大,亦非上件,若原告逃逸者,宜徑註銷,不必緝拿,致票久留原差之手。” 清 袁枚 《新齊諧·城隍神酗酒》:“神大怒曰:‘陰司大例,凡陽間公文到來,所拏之人,我陰司協同緝拏。’” 吳玉章 《從甲午戰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八:“而 清 朝反動政府,也對他嚴加迫害,在他的名字 孫文 的‘文’字旁邊加上三點水,改作‘孫汶’,把他當作海寇來緝拿。”
釋義:
緝拿是漢語詞匯,拼音jī ná,出自 《福惠全書·刑名·銷差》。
造句:
1、最近通過全國統一行動,一大批在逃犯被緝拿歸案,真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2、武警戰士以他們的大智大勇,終于把逃犯緝拿歸案。
相關詞語:
挨風緝縫捱風緝縫并贓拿賊狗拿耗子虎擲龍拿拿班作勢拿粗夾細拿刀動杖拿腔作勢拿三搬四拿手好戲拿糖作醋拿云握霧拿班做勢拿粗挾細拿刀弄杖拿腔作調拿腔做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