跼蹙
詞語 | 跼蹙 |
---|---|
拼音 | jú cù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徘徊不前貌。宋 賀鑄《答杜仲觀登叢臺見寄》詩:“老步失騰驤,短轅甘跼蹙。”金 趙秉文《和淵明<飲酒>》:“騏驥駕鹽車,跼蹙困中途。”元 耶律楚材《過陰山再用前韻和人》:“倚云天險不易過,驌驦跼蹙追風(fēng)蹄。”(二)、不安貌。元 辛文房《唐才子傳·皮日休》:“巢(黃巢)惜其才,授以翰林學(xué)士。日休 惶恐,跼踧欲死,未能劫。”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霍女》:“黃 跼踧不自安,而女殊坦坦。”清 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上:“琴仙 聞言,梨花白面,陡泛紅霞,不勝跼踧之狀。”《隋唐演義》第三六回:“若是 寶兒 心下有私,未免要驚慌,或是面紅,或是跼蹴。”
相關(guān)詞語:
攢眉蹙額操之過蹙愁眉蹙額蹙蹙靡騁蹙金結(jié)繡額蹙心痛疾首蹙額跼天蹐地計窮勢蹙跼地籥天跼高蹐厚跼蹐不安跼天促地勢窮力蹙跼高天,蹐厚地疾首蹙頞皺眉蹙額掩耳蹙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