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難
詞語 | 責難 |
---|---|
拼音 | zé nà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指摘非難:備受責難。解釋:
(一)、勉勵人做難為之事。
《孟子·離婁上》:“責難於君謂之恭,陳善閉邪謂之敬,吾君不能謂之賊。” 趙岐 注:“人臣之道,當進君於善,責難為之事,使君勉之。” 宋 蘇軾 《祭范蜀公文》:“責難之忠,愛莫助之。” 章炳麟 《訄書·別錄乙》:“ 衡 在朝二十餘歲,進退不恒,一代度制,略出其議,奏事亦數以古義責難。”
(二)、指責,非難。
魯迅 《華蓋集續編·馬上日記》:“自從西醫割掉了 梁啟超 的一個腰子以后,責難之聲就風起云涌了。”
釋義:
勉勵人做難為之事。指責,非難。
造句:
1、 責難別人就是往別人傷口撒鹽。
2、 合作失敗的人,常拆伙,因為彼此責難。合作成功的人,也常拆伙,因為各自居功。直到拆伙之后,發現勢單力薄,再回頭合作,那關系才變得比較穩固。劉墉
相關詞語:
按名責實暗箭難防礙難從命百般刁難百年難遇本性難移冰山難靠稟性難移八難三災白雪難和百喙難辯百喙難辭百口難分避難就易避難趨易閉閣自責閉合自責材大難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