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事
詞語 | 省事 |
---|---|
拼音 | shěng sh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減少辦事手續:辦法一改就可以省許多事。(二)、方便;不費事:在食堂里吃飯省事。
解釋:
(一)、視事;處理政務。
《后漢書·桓焉傳》:“ 焉 復入授經禁中,因讌見,建言宜引三公、尚書入省事,帝從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政事》:“丞相末年,略不復省事,正封籙諾之。自嘆曰:‘人言我憒憒,后人當思此憒憒。’”
(二)、懂事;明白事理。
唐 韓愈 《與崔群書》:“自省事已來,又見賢者恒不遇,不賢者比肩青紫。”《紅樓夢》第五一回:“那 襲人 是個省事的。”《小說選刊》1981年第6期:“一把鼻涕一把淚,數落女兒不聽話,不省事。”
(三)、減少事務。引申為方便,不費事。
《淮南子·泰族訓》:“省事之本,在於節用。”《秦併六國平話》卷上:“不如且將刺客 周光 放回 楚 軍,令他回報 楚王 ,使他早早退兵,免得二國干戈,多少省事。”《老殘游記》第十三回:“況且他是 黃老爺 叫的人,干我什么事呢?我情愿出錢,豈不省事呢?” 曹禺 《雷雨》第四幕:“要是太太愿意做主,不叫我見老爺,多麻煩。那就大家都省事了。”
(四)、辦事吏職名稱。
《宋書·孔琳之傳》:“尚書令省事 倪宗 又牽威儀手力擊臣下人。”《南史·王彧傳》:“今既省録,令便居昔之録任,置省事及干僮,并依録格。”《資治通鑒·晉惠帝永康元年》:“ 秀 ( 孫秀 )許諾,言於 倫 ( 司馬倫 ), 倫 納焉,遂告通事令史 張林 及省事 張衡 等,使為內應。” 胡三省 注:“省事,亦吏職也。”
(五)、指臺省之事。
《新唐書·百官志一》:“左右僕射,各一人,從二品,掌統理六官,為令之貳,令闕則總省事,劾御史糾不當者。”
釋義:
減少事務。引申為方便,不費事。
相關詞語:
安然無事暗昧之事報冰公事比類從事便宜行事不省人事百年好事百事大吉百事無成抱冰公事比物假事比物屬事便宜從事不事邊幅草草了事草率從事晨昏定省成事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