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
詞語 | 菩提 |
---|---|
拼音 | pú t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佛教音譯名,指覺悟的境界解釋:
(一)、佛教名詞。梵文Bodhi的音譯。意譯“覺”、“智”、“道”等。佛教用以指豁然徹悟的境界,又指覺悟的智慧和覺悟的途徑。
《百喻經·駝甕俱失喻》:“凡夫愚人,亦復如是,希心菩提,志求三乘?!?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婆羅痆斯國》:“太子六年苦行,未證菩提?!?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堪笑世人懵懂,不識菩提路徑?!?/p>
(二)、樹名。即菩提樹。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蜀無兔鴿》:“娑婆樹一名菩提,葉似白楊, 摩伽陀那國 所獻也?!?張長 《潑水節·孔雀舞》:“你營巢吧,公社禮堂前面,是一棵枝葉茂盛的菩提?!眳⒁姟?菩提樹 ”。
釋義:
“菩提”一詞是梵文Bodhi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開悟,突入徹悟途徑,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等。菩提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證得了最后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達到了涅盤的程度。涅盤對凡夫來講是人死了,實際上就是達到了無上菩提。梵語bodhi,巴利語同。意譯覺、智、知、道。廣義而言,乃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盤之智慧。即佛、緣覺、聲聞各于其果所得之覺智。此三種菩提中,以佛之菩提為無上究竟,故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作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遍智、無上正真道、無上菩提。
造句:
1、花寺的院子比較小,更顯得院中的幾棵菩提樹碩大無比。雖然已是深秋了,但它們還是那么挺拔蒼翠。
2、早晨美極了,太陽照耀著菩提樹頂,這些樹在秋天的新鮮的氣息下,已經漸漸發黃了。寬廣的湖面靜靜地在陽光下閃耀著。睡醒了的天鵝從長滿湖岸的短樹叢下莊嚴地游了出來。
相關詞語:
晨提夕命槌仁提義吊膽提心耳提面命負老提幼鉤玄提要鉤元提要綱提領挈懷鉛提槧舊話重提舊事重提面命耳提菩薩低眉挈領提綱提綱挈領提名道姓提心吊膽提要鉤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