颙鳥
詞語 | 颙鳥 |
---|---|
拼音 | yóng niǎ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傳說中的怪鳥。解釋:
(一)、傳說中的怪鳥。
晉 郭璞 《山海經圖贊·南山經·鱄魚颙鳥》:“顒鳥棲林、鱄魚處淵,俱為旱徵。”
釋義:
颙鳥拼音:yú niǎo注音:ㄩㄥˊ ㄋㄧㄠˇ傳說中的怪鳥。 晉 郭璞 《山海經圖贊·南山經·鱄魚颙鳥》:“顒鳥棲林、鱄魚處淵,俱為旱徵。”《南山經》中記載有一座令丘山,這座山上不長草木,到處都是野火。山中有種禽鳥,它的形狀像貓頭鷹,長著一張人臉,有四只眼睛,也有耳朵,這種怪鳥之所以被稱作「颙」是因為它的叫聲,因此人們以它的叫聲為其名。颙是大旱的前兆。傳說在明朝萬歷二十年,颙鳥曾經在豫章城寧寺聚集,燕雀都不喜歡它,都鼓噪起來,結果在當年的五月至七月,豫章郡酷熱異常,夏天未降滴雨,禾苗都枯死了。
相關詞語:
鳥獸散百鳥朝鳳笨鳥先飛坌鳥先飛長頸鳥喙池魚籠鳥蠶叢鳥道飛鳥驚蛇飛鳥依人龜文鳥跡花香鳥語鵠形鳥面寒蟬僵鳥驚弓之鳥倦鳥知還驚弦之鳥籠中之鳥卵覆鳥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