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馬
詞語 | 指馬 |
---|---|
拼音 | zhǐ mǎ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戰國時名家公孫龍提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白馬非馬”等命題,討論名與實之間的關系。(二)、見“指鹿為馬”。
解釋:
(一)、 戰國 時名家 公孫龍 提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白馬非馬”等命題,討論名與實之間的關系。
《莊子·齊物論》則謂“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謂世界是一個統一體,應各任自然,不分彼此、是非、長短、多少。后遂以“指馬”為爭辯是非、差別的代稱。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音辭》:“自茲厥后,音韻鋒出,各有土風,遞相非笑,指馬之諭,未知孰是?!?/p>
(二)、見“ 指鹿為馬 ”。
釋義:
zhǐ mǎ1.戰國時名家公孫龍提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白馬非馬"等命題,討論名與實之間的關系。《莊子.齊物論》則謂"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謂世界是一個統一體,應各任自然,不分彼此﹑是非﹑長短﹑多少。后遂以"指馬"為爭辯是非﹑差別的代稱。 2.見"指鹿為馬"。
相關詞語:
風馬牛露馬腳馬后炮馬前卒下馬威鞍馬勞頓鞍馬勞困鞍馬之勞鞍前馬后鞍馬勞倦鞍馬勞神寶馬香車北叟失馬弊車羸馬兵荒馬亂兵強馬壯伯樂相馬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