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革
詞語 | 犀革 |
---|---|
拼音 | xī gé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犀牛皮。《左傳·莊公十二年》:“陳 人使婦人飲之酒,而以犀革裹之。”《孔子家語·子路初見》:“南山 有竹,不揉自直,斬而用之,達(dá)于犀革。”《晉書·張載傳》:“及其無事也,則牛驥共牢,利鈍齊列,而無長涂犀革以決之,此 離朱 與瞽者同眼之説也。”解釋:
(一)、犀牛皮。
《左傳·莊公十二年》:“ 陳 人使婦人飲之酒,而以犀革裹之。”《孔子家語·子路初見》:“ 南山 有竹,不揉自直,斬而用之,達(dá)于犀革。”《晉書·張載傳》:“及其無事也,則牛驥共牢,利鈍齊列,而無長涂犀革以決之,此 離朱 與瞽者同眼之説也。”
釋義:
犀革是漢語詞匯,讀音為xī ɡé,意思是犀牛皮。
相關(guān)詞語:
拔犀擢象兵銷革偃除奸革弊鼎新革故風(fēng)行革偃革帶移孔革風(fēng)易俗革故鼎新革奸鏟暴革舊維新革面斂手革面洗心革命反正革圖易慮裹尸馬革革凡成圣革凡登圣革故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