逌爾
詞語 | 逌爾 |
---|---|
拼音 | yōu ěr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笑貌。(二)、嘆息貌。
解釋:
(一)、笑貌。
《漢書·敘傳上》:“主人逌爾而笑。” 顏師古 注:“逌,古攸字。攸,笑貌也。”《三國志·魏志·阮籍傳》“ 瑀 子 籍 ” 裴松之 注引 晉 孫盛 《魏氏春秋》:“ 籍 乃對之長嘯,清韻響亮, 蘇門生 逌爾而笑。” 唐 劉禹錫 《論書》:“吾觀今之人適有面詆之曰:‘子書居下品矣。’其人必逌爾而笑。”
(二)、嘆息貌。
明 張居正 《來雁說》:“先生逌爾嘆曰:‘然哉休哉,休哉然哉。’”
釋義:
“逌爾”是古文中的詞語,釋義:(1).笑貌。(2).嘆息貌。
相關詞語:
不過爾爾不得不爾出爾反爾此疆爾界吊爾郎當爾虞我詐爾詐我虞爾汝之交國爾忘家公爾忘私渙爾冰開聊復爾耳聊復爾爾戚戚具爾率爾操觚率爾成章莞爾而笑溫文爾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