嘐嘐
詞語 | 嘐嘐 |
---|---|
拼音 | jiāo jiā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a式詞語 |
意思:
雞叫聲。解釋:
(一)、形容志大而言夸。
《孟子·盡心下》:“何以謂之狂也?曰: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 趙岐 注:“嘐嘐,志大言大者也。”《苕溪漁隱叢話前集·韋蘇州》引 宋 蔡寬夫 《詩話》:“其氣格殆不減二人,非 唐 中葉以來嘐嘐以詩鳴者可比。” 清 魏源 《李希廉墓志銘》:“負斐然之狂,邁嘐嘐之志,卒歸反求,能自得師。”
(二)、象聲詞。多指動物叫聲。
唐 柳宗元 《游朝陽巖遂登西亭二十韻》:“晨雞不余欺,風雨聞嘐嘐。” 宋 蘇軾 《黠鼠賦》:“嘐嘐聱聱,聲在橐中。” 清 唐孫華 《六月初一日初聞蟬聲》詩:“嗟汝飲露腹,嘐嘐復何求?”
相關鏈接:嘐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