僮仆
詞語 | 僮仆 |
---|---|
拼音 | tóng p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仆人。解釋:
(一)、仆役。
《史記·貨殖列傳》:“能薄飲食,忍嗜欲,節衣服,與用事僮僕同苦樂,趨時若猛獸摯鳥之發。” 晉 葛洪 《抱樸子·自敘》:“貧無僮僕,籬落頓決,荊棘叢於庭宇,蓬莠塞乎階霤。” 唐 王維 《宿鄭州》詩:“他鄉絶儔侶,孤客親僮僕。”《警世通言·俞仲舉題詩遇上皇》:“ 卓王孫 貲財巨萬,僮僕數百,門闌奢侈。”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岳青天》:“公以清介自矢,夫人親掌簽押,署中僮僕不過數人。”
釋義:
僮仆是漢語詞匯,解釋為仆人。
造句:
1、家貧僮仆慢,官罷友朋疏。
2、見過禮帖,僮仆高聲宣叫,登時有人熱情奔出,士子鮮衣,無須白眉,見到禰衡深深一拜,“禰大才子能夠光臨鯤鵬詩會,馬家不勝榮幸之至!”。
相關詞語:
顛仆流離風塵仆仆更仆難數更仆難盡更難仆數更仆難終難更仆數仆仆風塵仆仆道途仆仆亟拜前仆后繼前仆后踣五尺之僮偃旗仆鼓仆妾為雀鼠仆旗息鼓桃傷李仆三日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