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性
詞語 | 土性 |
---|---|
拼音 | tǔ xì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指某地的自然環境和生活習性。(二)、指土壤的燥濕、肥瘠等性質。
解釋:
(一)、指某地的自然環境和生活習性。
《書·旅獒》:“犬馬非其土性不畜。” 夏僎 詳解:“茍非其土性所宜,則亦不敢言養。”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兵制一》:“今以謫發充之,遠者萬里,近者千餘里,違其土性,死傷逃竄十常八九。”
(二)、指土壤的燥濕、肥瘠等性質。
《宋史·河渠志七》:“瀕海土性虛燥,難以建置。” 元 趙孟頫 《題耕織圖》詩之三:“良農知土性,肥瘠有不同。” 明 何景明 《田園雜詩》之二:“隨宜諳土性,言話群野人。” 清 黃景仁 《院齋納涼雜成》詩:“我行達 淮 潁 ,土性竹不栽。”
釋義:
1.指某地的自然環境和生活習性。 2.指土壤的燥濕﹑肥瘠等性質。
相關詞語:
一掊土安土重遷安土樂業安土重舊安土重居半截入土本性難移稟性難移不服水土本鄉本土不便水土簸土揚沙不習地土不習水土不習水土豺狼成性逞性妄為存心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