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綬
詞語 | 青綬 |
---|---|
拼音 | qīng shòu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佩系官印的青色絲帶。亦借指官印。《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秦 官,位上卿,銀印青綬,掌副丞相。”《后漢書·輿服志下》:“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青綬。”劉昭 注:“﹝青綬,﹞一號青緺綬。”唐 劉禹錫《南海馬大夫遠示著述兼酬拙詩》:“身在絳紗傳六藝,腰懸青綬亞三臺。”明 陶宗儀《輟耕錄·印章制度》:“建武 元年,詔諸侯王金印綟綬,公侯金印紫綬,中二千石以上銀印青綬。”清 方文《送杜于皇北上廷試》詩:“舊交強半拖青綬,政府誰當壞白麻。”(二)、借指高級官吏。《三國志·吳志·孫堅傳》“卓 兵見 堅 士眾甚整,不敢攻城”裴松之 注引 漢 王粲《英雄記》:“陳郡 太守 胡軫 ……預宣言曰:‘今此行也,要當斬一青綬,乃整齊耳。’”
(三)、喻植物藤蔓。清 譚嗣同《怪石歌七古》:“石兮石兮何痀僂,女蘿紛披帶青綬。”
解釋:
(一)、佩系官印的青色絲帶。亦借指官印。
《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 秦 官,位上卿,銀印青綬,掌副丞相。”《后漢書·輿服志下》:“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青綬。” 劉昭 注:“﹝青綬,﹞一號青緺綬。” 唐 劉禹錫 《南海馬大夫遠示著述兼酬拙詩》:“身在絳紗傳六藝,腰懸青綬亞三臺。”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印章制度》:“ 建武 元年,詔諸侯王金印綟綬,公侯金印紫綬,中二千石以上銀印青綬。” 清 方文 《送杜于皇北上廷試》詩:“舊交強半拖青綬,政府誰當壞白麻。”
(二)、借指高級官吏。
《三國志·吳志·孫堅傳》“ 卓 兵見 堅 士眾甚整,不敢攻城” 裴松之 注引 漢 王粲 《英雄記》:“ 陳郡 太守 胡軫 ……預宣言曰:‘今此行也,要當斬一青綬,乃整齊耳。’”
(三)、喻植物藤蔓。
清 譚嗣同 《怪石歌七古》:“石兮石兮何痀僂,女蘿紛披帶青綬。”
釋義:
青綬,讀音qīng shòu,是漢語詞匯,意思指的是系官印的青色絲帶。
相關詞語:
白璧青蠅白發青衫白飯青芻半青半黃碧海青天白齒青眉白帢青衫白日青天鼻青額腫鼻青臉腫鼻青眼烏鼻青眼腫鼻青眼紫鼻塌唇青鼻塌脣青鼻腫眼青不分青白布襪青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