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疏
詞語 | 自疏 |
---|---|
拼音 | zì sh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謂自求與之疏遠。《楚辭·離騷》:“何離心之可同兮,吾將遠逝以自疏。”《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其志絜,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北史·李彪傳》:“臣雖今非所司,然昔忝斯任,故不以草茅自疏。”(二)、猶自解。宋 蘇洵《六經論·書論》:“伊尹 攝位,三年而無一言以自解,周公 為之,紛紛乎急於自疏其非篡也。”
解釋:
(一)、謂自求與之疏遠。
《楚辭·離騷》:“何離心之可同兮,吾將遠逝以自疏。”《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其志絜,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北史·李彪傳》:“臣雖今非所司,然昔忝斯任,故不以草茅自疏。”
(二)、猶自解。
宋 蘇洵 《六經論·書論》:“ 伊尹 攝位,三年而無一言以自解, 周公 為之,紛紛乎急於自疏其非篡也。”
釋義:
1.謂自求與之疏遠。 2.猶自解。
相關詞語:
安閑自得安閑自在按行自抑暗香疏影昂然自得傲睨自若昂昂自若昂然自若遨翔自得跋扈自恣悲不自勝閉關自守敝帚自珍不打自招不攻自破不能自拔不能自已不由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