沆瀁
詞語 | 沆瀁 |
---|---|
拼音 | hàng yǎ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水廣闊貌。 晉 左思 《吳都賦》:“泓澄奫潫,澒溶沆瀁;莫測其深,莫究其廣。”《文選·郭璞<江賦>》:“極望數百,沆瀁皛溔。” 李善 注:“沆瀁,廣大之貌。”亦指廣闊的水面。 清 錢謙益 《通議大夫兵部右侍郎贈副都御史梅公神道碑銘》:“譬彼驕人, 天吳 罔象,鼓舞相磓,不越沆瀁。”(2).猶蕩漾。飄蕩起伏。《文選·江淹<雜體詩·效阮籍“詠懷”>》:“飄飄可終年,沆瀁安是非?” 李善 注:“《莊子》曰:‘飄飄蒿下,沆瀁海上,逍遙一也。’”(3).猶蕩漾。水波微動。 唐 谷神子 《博異志·呂鄉筠》:“﹝老人﹞抽笛吹三聲,湖上風動,波濤沆瀁,魚鱉跳噴。”(4).猶蕩漾。隨風擺動。 宋 朱熹 《秋懷》詩之二:“寂歷候蟲悲,沆瀁碧草露。”解釋:
(一)、水廣闊貌。
晉 左思 《吳都賦》:“泓澄奫潫,澒溶沆瀁;莫測其深,莫究其廣。”《文選·郭璞<江賦>》:“極望數百,沆瀁皛溔。” 李善 注:“沆瀁,廣大之貌。”亦指廣闊的水面。 清 錢謙益 《通議大夫兵部右侍郎贈副都御史梅公神道碑銘》:“譬彼驕人, 天吳 罔象,鼓舞相磓,不越沆瀁。”
(二)、猶蕩漾。飄蕩起伏。
《文選·江淹<雜體詩·效阮籍“詠懷”>》:“飄飄可終年,沆瀁安是非?” 李善 注:“《莊子》曰:‘飄飄蒿下,沆瀁海上,逍遙一也。’”
(三)、猶蕩漾。水波微動。
唐 谷神子 《博異志·呂鄉筠》:“﹝老人﹞抽笛吹三聲,湖上風動,波濤沆瀁,魚鱉跳噴。”
(四)、猶蕩漾。隨風擺動。
宋 朱熹 《秋懷》詩之二:“寂歷候蟲悲,沆瀁碧草露。”
釋義:
1.水廣闊貌。 2.猶蕩漾。飄蕩起伏。 3.猶蕩漾。水波微動。 4.猶蕩漾。隨風擺動。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