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燭
詞語 | 紙燭 |
---|---|
拼音 | zhǐ zh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蘸油的紙捻。點燃起來可以照明,故稱。(二)、泛稱香燭紙錢之類的迷信用品。
解釋:
(一)、蘸油的紙捻。點燃起來可以照明,故稱。
明 李贄 《贊劉諧》:“怪得 羲皇 以上圣人盡日燃紙燭而行也。”
(二)、泛稱香燭紙錢之類的迷信用品。
《水滸傳》第四六回:“ 楊雄 約了 石秀 ,買了紙燭,歸來吃了早飯。”
釋義:
紙燭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原意為古代的一種照明工具,泛稱香燭紙錢之類的迷信用品。出自《贊劉諧》。
相關詞語:
故紙堆白紙黑字秉燭待旦秉燭夜游炳燭夜游重紙累札當風秉燭燈燭輝煌洞房花燭洞幽燭微洞燭其奸點紙畫字洞隱燭微洞幽燭遠都中紙貴斷縑寸紙斷紙馀墨風前殘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