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榦
詞語 | 板榦 |
---|---|
拼音 | bǎn gà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筑城或筑墻的用具。榦,夾板兩旁支撐的木柱。《左傳·宣公十一年》:“令尹 蔿艾獵 城 沂,使封人慮事,以授司徒。量功命日,分財用,平板榦……事三旬而成,不衍於素。”晉 張華《博物志·異聞》:“代城 始筑,立板榦,一旦亡,西南四五十板於澤中自立。”唐 柳宗元《終南山祠堂碑序》:“乃徵土工、木工、石工,備器執用,來會祠下,斬板榦,礱柱礎,陶瓴甓,筑垣墉。”清 錢謙益《故叔父山東按察司副使春池府君行狀》:“公蒐軍實,繕板榦,具舟車,偫糗糧。”解釋:
鸘裘即鷫鸘裘。 唐 胡宿 《雪》詩:“日高獨擁鸘裘臥,誰乞 長安 取酒金。” 明 徐渭 《次張長治韻》:“自古陰晴誰料得,莫辭連夜典鸘裘。” 清 方文 《訪孫豹人不遇因題其壁》詩:“雖乏沽酒錢,鸘裘猶未敝。”參見“ 鷫鸘裘 ”。
相關詞語:
板上釘釘板上砸釘尺板斗食倒持手板過橋抽板后臺老板離弦走板拍板成交鐵板一塊銅琶鐵板鐵板不易鐵板釘釘鐵板歌喉鐵板銅琶鐵板銅弦一板三眼一板一眼一字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