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輪
詞語 | 比輪 |
---|---|
拼音 | bǐ lú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謂車并行。(二)、錢幣名。
解釋:
(一)、謂車并行。
《文選·左思<魏都賦>》:“竦峭雙碣,方駕比輪。” 李周翰 注:“方駕比輪,言并車也。”
(二)、錢幣名。
三國 吳 所鑄。 東晉 初尚在流通,俗稱“比輪”。《晉書·食貨志》:“ 元帝 過 江 ,用 孫 氏舊錢,輕重雜行,大者謂之比輪,中者謂之四文。” 清 無名氏 《錢幣考》卷上:“﹝ 晉 ﹞初用 魏 五銖錢,不更鑄。 元帝 渡 江 ,用 吳 舊錢,輕重雜行,大者謂之比輪。”參閱 宋 洪遵 《泉志》卷二、 清高宗 《錢錄》卷五。
釋義:
1.謂車并行。 2.錢幣名。三國吳所鑄。東晉初尚在流通,俗稱"比輪"。
相關詞語:
安車蒲輪比比皆是比肩并起比肩而立比肩繼踵比肩齊聲比類從事比屋可封比物此志比翼連枝比翼齊飛比翼雙飛比肩接踵比肩連袂比肩隨踵比肩系踵比量齊觀比目連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