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解
詞語 | 識解 |
---|---|
拼音 | shí jiě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猶見識,見解。《北齊書·永安王浚傳》:“文宣 末年多酒,浚 謂親近曰:‘二兄舊來不甚了了,自登祚已后,識解頓進。’”唐 溫大雅《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二:“彼無識解,不知遠大。”清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五:“得 茗柯 一發其旨,而斯詣不滅,特其識解雖超,尚未能盡窮底藴。”解釋:
(一)、猶見識,見解。
《北齊書·永安王浚傳》:“ 文宣 末年多酒, 浚 謂親近曰:‘二兄舊來不甚了了,自登祚已后,識解頓進。’” 唐 溫大雅 《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二:“彼無識解,不知遠大。”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得 茗柯 一發其旨,而斯詣不滅,特其識解雖超,尚未能盡窮底藴。”
釋義:
shí jiě ㄕㄧˊ ㄐㄧㄝ ˇ識解猶見識,見解。《北齊書·永安王浚傳》:“ 文宣 末年多酒, 浚 謂親近曰:‘二兄舊來不甚了了,自登祚已后,識解頓進。’” 唐 溫大雅 《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二:“彼無識解,不知遠大。”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得 茗柯 一發其旨,而斯詣不滅,特其識解雖超,尚未能盡窮底蘊。”
相關詞語:
礙口識羞百思不解冰解凍釋冰消瓦解博識多通博聞強識不解之緣不求甚解不識不知不識大體不識高低不識時務不識抬舉不識泰山不識一丁不識之無百思莫解半解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