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行
詞語 | 危行 |
---|---|
拼音 | wēi xí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危險的行動。《易·震》:“《象》曰:震往來厲,危行也。”孔穎達 疏:“‘危行也’者,懷懼往來,是致危之行。”(二)、小心地行動;慎行。《莊子·山木》:“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間也,危行側視,振動悼慄。”《史記·管晏列傳》:“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
(三)、正直的行為。《論語·憲問》:“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遜。”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危,厲也。”明 樊鵬《中順大夫陜西提學副使何大復先生行狀》:“先是京官非有罪無九年不遷者,先生特以危行連蹇,湮滯中書,凡十餘年。”
(四)、謂(言語)高于行為。《禮記·緇衣》:“大人不倡游言。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則民言不危行,而行不危言矣。”鄭玄 注:“危,猶高也。”
(五)、不安全的航行。宋 王安石《虞部郎中晁君墓志銘》:“析 池口 征,合于 銅陵,官不失算,舟無危行。”
解釋:
(一)、危險的行動。
《易·震》:“《象》曰:震往來厲,危行也。” 孔穎達 疏:“‘危行也’者,懷懼往來,是致危之行。”
(二)、小心地行動;慎行。
《莊子·山木》:“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間也,危行側視,振動悼慄。”《史記·管晏列傳》:“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
(三)、正直的行為。
《論語·憲問》:“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遜。”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危,厲也。” 明 樊鵬 《中順大夫陜西提學副使何大復先生行狀》:“先是京官非有罪無九年不遷者,先生特以危行連蹇,湮滯中書,凡十餘年。”
(四)、謂(言語)高于行為。
《禮記·緇衣》:“大人不倡游言。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則民言不危行,而行不危言矣。” 鄭玄 注:“危,猶高也。”
(五)、不安全的航行。
宋 王安石 《虞部郎中晁君墓志銘》:“析 池口 征,合于 銅陵 ,官不失算,舟無危行。”
釋義:
1.危險的行動。 2.小心地行動;慎行。 3.正直的行為。 4.謂(言語)高于行為。 5.不安全的航行。
相關詞語:
安不忘危安危相易安危與共按轡徐行按行自抑敗德辱行褒衣危冠倍日并行變危為安便宜行事兵行詭道并行不悖步線行針霸道橫行班功行賞半路修行倍道而行倍道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