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金
詞語 | 厘金 |
---|---|
拼音 | lí jī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舊時內(nèi)地水陸關(guān)卡征收的貨物通過稅。清咸豐年間為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籌措軍費而設(shè),1930年撤銷。解釋:
(一)、即厘稅。
郭沫若 等《中國史稿》第五編第一章第三節(jié):“厘金以商貸為對象,在水陸通商要道和商業(yè)繁盛的城鎮(zhèn),設(shè)立局、卡,征收貨捐?!?/p>
(二)、即厘捐。
清 薛福成 《應(yīng)詔陳言疏》:“軍興以來,釐金之旺,素推東南數(shù)省。” 章炳麟 《訄書·不加賦難》:“大兵起,門關(guān)蹊梁於是乎有釐金。曰:‘是征之商賈也。’”《文明小史》第十五回:“有人建議想向外國人再借上幾千萬兩銀子的洋債,即以 中國 釐金作抵?!?/p>
(三)、指以人們所得收益的若干部分所充的稅金。
陶爾夫 《伐楮的旅行》:“他們自稱是什么‘工人代表’,實際上是壓迫和剝削你們的。他們坐在家里,抽取你們的厘金,想辦法搞鬼?!眳⒁姟?釐捐 ”。
釋義:
舊時在內(nèi)地交通要道對過往貨物征收的稅,清咸豐年間為鎮(zhèn)壓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籌措軍費而設(shè),民國二十年改定稅制時撤消。也叫厘捐或厘金稅。
造句:
1、本文是國內(nèi)關(guān)于厘金制研究的一項最新成果。
2、厘金為害之烈成為近代最大的禍患之一。
相關(guān)詞語:
試金石阿嬌金屋暗度金針擺袖卻金敝帚千金不差毫厘不失毫厘百二金甌百忍成金弊帚千金避世金馬避世金門床頭金盡炊金饌玉錯彩鏤金讒口鑠金成城斷金誠至金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