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戶絲
詞語 | 五戶絲 |
---|---|
拼音 | wǔ hù sī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元 代的一種賦稅。按規定每五戶出絲一斤。《史記·食貨志三》:“五戶絲,丙申年,分撥 寧海州 一萬戶。”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六章第六節:“政府規定諸王、公主、駙馬得江南分地者,于一萬戶田租中輸鈔百錠,準中原五戶絲數,分賜給諸投下,謂之‘江南戶鈔’。”解釋:
(一)、元 代的一種賦稅。按規定每五戶出絲一斤。
《史記·食貨志三》:“五戶絲,丙申年,分撥 寧海州 一萬戶。”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六章第六節:“政府規定諸王、公主、駙馬得江南分地者,于一萬戶田租中輸鈔百錠,準中原五戶絲數,分賜給諸投下,謂之‘江南戶鈔’。”
釋義:
1.元代的一種賦稅。按規定每五戶出絲一斤。
相關詞語:
五里霧哀絲豪竹挨家挨戶挨門逐戶挨三頂五安家落戶挨門挨戶捱三頂五拔十得五傍人門戶抱布貿絲閉戶讀書拔十失五半絲半縷比戶可封閉門墐戶閉門塞戶鞭絲帽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