迍厄
詞語 | 迍厄 |
---|---|
拼音 | zhūn 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迍阨”。災難;挫折。《北齊書·楊愔傳》:“頻遭迍厄,冒履艱危。”唐 皇甫□《原化記·韋氏》:“其姊號哭,話其迍厄,顏色痿瘁。”《資治通鑒·晉海西公太和五年》:“高弼 言於 垂(慕容垂)曰:‘大王憑祖宗積累之資,負英杰高世之略,遭值迍阨,棲集外邦。’”解釋:
(一)、亦作“ 迍阨 ”。災難;挫折。
《北齊書·楊愔傳》:“頻遭迍厄,冒履艱危。” 唐 皇甫□ 《原化記·韋氏》:“其姊號哭,話其迍厄,顏色痿瘁。”《資治通鑒·晉海西公太和五年》:“ 高弼 言於 垂 ( 慕容垂 )曰:‘大王憑祖宗積累之資,負英杰高世之略,遭值迍阨,棲集外邦。’”
釋義:
迍厄,是漢語詞匯,解釋是災難,挫折。
相關詞語:
抵瑕陷厄黃楊厄閏矜貧救厄進退迍邅在陳之厄陳蔡之厄乘人之厄縲紲之厄兩賢相厄虎口之厄迍邅之世陽九之厄昏墊之厄年災月厄九厄厄會厄禍閉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