鮝鶴
詞語 | 鮝鶴 |
---|---|
拼音 | xiǎng h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鰳魚鲞。因鰳魚頭上有骨,合之如鶴喙形,故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鱗三·勒魚》:“﹝勒魚﹞頭上有骨,合之如鶴喙形。乾者謂之勒鮝。” 清 吳偉業 《鲞鶴》詩:“雪比撒鹽堆勁翮,蟻旋封垤附專車。” 清 尤侗 有《西江月·鮝鶴》詞。解釋:
(一)、鰳魚鲞。因鰳魚頭上有骨,合之如鶴喙形,故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鱗三·勒魚》:“﹝勒魚﹞頭上有骨,合之如鶴喙形。乾者謂之勒鮝。” 清 吳偉業 《鲞鶴》詩:“雪比撒鹽堆勁翮,蟻旋封垤附專車。” 清 尤侗 有《西江月·鮝鶴》詞。
釋義:
1.鰳魚鲞。因鰳魚頭上有骨,合之如鶴喙形,故稱。
相關詞語:
愛鶴失眾別鶴孤鸞不舞之鶴別鶴離鸞慚鳧企鶴蟲沙猿鶴驂鸞馭鶴獨鶴雞群斷鶴續鳧斷鶴繼鳧駘背鶴發焚琴煮鶴鳧脛鶴膝焚琴鬻鶴風聲鶴唳鳳鳴鶴唳鳧短鶴長鳧鶴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