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敝
詞語 | 罷敝 |
---|---|
拼音 | bà bì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疲勞困敝。《左傳·昭公三年》:“庶民罷敝,而宮室滋侈。”《隋書·劉元進(jìn)傳》:“今天下已罷敝,是行也,吾屬其無遺類矣。”明 張居正《請酌減增造段匹疏》:“東南地方,災(zāi)傷重大,民力罷敝。”解釋:
(一)、疲勞困敝。
《左傳·昭公三年》:“庶民罷敝,而宮室滋侈。”《隋書·劉元進(jìn)傳》:“今天下已罷敝,是行也,吾屬其無遺類矣。” 明 張居正 《請酌減增造段匹疏》:“東南地方,災(zāi)傷重大,民力罷敝。”
釋義:
1,《左傳·昭公三年》:“庶民罷敝,而宮室滋侈。”2,《史記·吳太伯世家》:“國亡太子,內(nèi)空,王居外久,士皆罷敝,于是乃使厚幣以與越平。”
相關(guān)詞語:
罷黜百家敝鼓喪豚敝帚千金敝帚自珍半涂而罷敝綈惡粟敝綈惡粟敝衣糲食敝衣枵腹敝帚自享敝蓋不棄敝帷不棄唇焦舌敝唇敝舌腐更待干罷焦唇敝舌金盡裘敝民生凋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