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賓
詞語 | 司賓 |
---|---|
拼音 | sī bīn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官名。北周 設置。主管對外重大交際禮儀。《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四年》:“周 遣大將軍 昌城公 深 聘於 突厥,司賓 李除、小賓部 賀遂禮 聘於 齊。”胡三省 注:“后周 倣 成周 之制以建官,司賓,蓋《周官》大行人之職。”(二)、官名。唐 代對鴻臚寺的改稱。掌管賓客兇儀之事及冊諸蕃。參閱《通典·職官八》。
(三)、官名。唐 宮內(nèi)官,屬尚儀局,掌賓客朝見等事。參閱《舊唐書·職官志三》。
(四)、負責接待賓客。《北齊書·祖珽傳》:“時 徐君房 庾信 來聘,名譽甚高,魏朝 聞而重之,接對者多取一時之秀,盧元景 之徒并降階攝職,更遞司賓。”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武孝廉》:“又年餘,婦自往歸 石,止於旅舍,託官署司賓者通姓氏,石 令絶之。”《儒林外史》第四回:“就是我主顧 張老爺、周老爺,在那里司賓。”
解釋:
(一)、官名。
北周 設置。主管對外重大交際禮儀。《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四年》:“ 周 遣大將軍 昌城公 深 聘於 突厥 ,司賓 李除 、小賓部 賀遂禮 聘於 齊 。” 胡三省 注:“ 后周 倣 成周 之制以建官,司賓,蓋《周官》大行人之職。”
(二)、官名。
唐 代對鴻臚寺的改稱。掌管賓客兇儀之事及冊諸蕃。參閱《通典·職官八》。
(三)、官名。
唐 宮內(nèi)官,屬尚儀局,掌賓客朝見等事。參閱《舊唐書·職官志三》。
(四)、負責接待賓客。
《北齊書·祖珽傳》:“時 徐君房 庾信 來聘,名譽甚高, 魏朝 聞而重之,接對者多取一時之秀, 盧元景 之徒并降階攝職,更遞司賓。”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武孝廉》:“又年餘,婦自往歸 石 ,止於旅舍,託官署司賓者通姓氏, 石 令絶之。”《儒林外史》第四回:“就是我主顧 張老爺 、 周老爺 ,在那里司賓。”
釋義:
1.官名。北周設置。主管對外重大交際禮儀。 2.官名。唐代對鴻臚寺的改稱。掌管賓客兇儀之事及冊諸蕃。參閱《通典.職官八》。 3.官名。唐宮內(nèi)官,屬尚儀局,掌賓客朝見等事。參閱《舊唐書.職官志三》。 4.負責接待賓客。
相關(guān)詞語:
哀告賓服筆墨官司賓客如云賓至如歸賓客盈門賓來如歸賓朋滿座賓入如歸賓餞日月賓餞日月賓客迎門出門如賓負險不賓負固不賓負阻不賓各司其事及賓有魚敬如上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