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班
詞語(yǔ) | 趁班 |
---|---|
拼音 | chèn bā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亦作“趂班”。舊指官員上朝、赴朝。 宋 歐陽(yáng)修 《歸田錄》卷一:“ 石資政 好諧謔,士大夫能道其語(yǔ)者甚多。嘗因入朝,遇 荊王 迎授 東華門 ,不得入,遂自左掖門入。有一朝士,好事語(yǔ)言,問(wèn) 石 云:‘何為自左掖門入?’ 石 方趁班,且走且答曰:‘祇為大王迎授。’聞?wù)邿o(wú)不大笑?!?宋 楊萬(wàn)里 有《送趙判官端國(guó)趂班改秩》詩(shī)。解釋:
(一)、亦作“趂班”。舊指官員上朝、赴朝。
宋 歐陽(yáng)修 《歸田錄》卷一:“ 石資政 好諧謔,士大夫能道其語(yǔ)者甚多。嘗因入朝,遇 荊王 迎授 東華門 ,不得入,遂自左掖門入。有一朝士,好事語(yǔ)言,問(wèn) 石 云:‘何為自左掖門入?’ 石 方趁班,且走且答曰:‘祇為大王迎授。’聞?wù)邿o(wú)不大笑?!?宋 楊萬(wàn)里 有《送趙判官端國(guó)趂班改秩》詩(shī)。
釋義:
1.亦作"趂班"。 2.舊指官員上朝﹑赴朝。
相關(guān)詞語(yǔ):
按部就班按步就班班荊道故班門弄斧班師回朝班班可考班駁陸離班功行賞班荊道舊班馬文章班師得勝班師回俯班香宋艷班衣戲采班衣戲彩趁火打劫趁熱打鐵趁人之危
詞語(y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