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蘗
詞語 | 冰蘗 |
---|---|
拼音 | bīng ni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冰蘗”。冰檗。喻寒苦而有操守。唐 劉言史《初下東周贈孟郊》詩:“素堅冰蘗心,潔持保賢貞。”一本作“冰蘗”。宋 蘇軾《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十年冰蘗戰膏粱,萬里煙波濯紈綺。”明 宋濂《徐貞婦鄭氏傳》:“爾居官宜冰蘗自守。祿或不給,則售此用之。”解釋:
(一)、亦作“ 冰蘗 ”。冰檗。喻寒苦而有操守。
唐 劉言史 《初下東周贈孟郊》詩:“素堅冰蘗心,潔持保賢貞。”一本作“ 冰蘗 ”。 宋 蘇軾 《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十年冰蘗戰膏粱,萬里煙波濯紈綺。” 明 宋濂 《徐貞婦鄭氏傳》:“爾居官宜冰蘗自守。祿或不給,則售此用之。”
釋義:
1.見"冰蘗"。
相關詞語:
報冰公事冰寒于水冰壺秋月冰魂雪魄冰肌雪腸冰肌玉骨冰解凍釋冰清玉潔冰清玉潤冰山難靠冰炭不投冰天雪地冰天雪窯冰消瓦解冰雪聰明抱冰公事冰魂素魄冰潔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