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課
詞語 | 功課 |
---|---|
拼音 | gōng k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學生按照規定學習的知識、技能:他每門功課都很好。(二)、指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做完功課再看電視。
(三)、佛教徒按時誦經念佛等稱為做功課。
解釋:
(一)、古代對屬下工作成績的考核。
《韓非子·八經》:“有道之主聽言,督其用,課其功,功課而賞罰生焉,故無用之辯不留朝。”《漢書·薛宣傳》:“ 宣 考績功課,簡在兩府,不敢過稱以奸欺誣之罪。” 唐 白居易 《張元夫可禮部員外郎制》:“雖文才秀出,功課高等者,滿歲而授,猶曰美遷。”
(二)、佛教語。指每日按時誦經念佛等事。
唐 慧能 《壇經·機緣品》:“汝若但勞勞執念以為功課者,何異犛牛愛尾!” 唐 寒山 《詩》之二七六:“終是禮道場,持經置功課。”
(三)、借指每日必做的事情。
元 張養浩 《山坡羊》曲:“向巖阿,且婆娑,琴書筆硯為功課。” 葉圣陶 《病夫》:“現在他要上這級數極多的轉折扶梯,更是艱難的功課。”
(四)、指按規定程序所做的事。
《紅樓夢》第八十回:“吉時已到,請 寶玉 出去奠酒,焚化錢糧,散福。功課完畢, 寶玉 方進城。”
(五)、學生按照規定學習的課業。
元 白樸 《墻頭馬上》第三折:“老夫心中悶倦,后花園內走一遭去,看孩兒做下的功課咱。” 元 狄君厚 《火燒介子推》第三折:“ 介林 於府學中攻書,已經半年之間,不知你做甚功課里。” 丁玲 《團聚》:“她進了學校,功課最好,人人夸她,她很會交際。”
釋義:
【功課】1.古代對屬下工作成績的考核。《韓非子·八經》:“有道之主聽言,督其用,課其功,功課而賞罰生焉,故無用之辯不留朝。”《漢書·薛宣傳》:“ 宣 考績功課,簡在兩府,不敢過稱以奸欺誣之罪。” 唐 白居易 《張元夫可禮部員外郎制》:“雖文才秀出,功課高等者,滿歲而授,猶曰美遷。”
相關詞語:
不賞之功不世之功拔劍論功班功行賞稱德度功尺寸之功稱功頌德酬功給效處實效功大功告成戴罪立功德言容功頓學累功大功畢成帶罪立功德容言功鈍學累功伐功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