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體
詞語 | 七體 |
---|---|
拼音 | qī tǐ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人體的眼、耳、口、鼻七孔。(二)、事物的七個部分。
(三)、指沿襲漢枚乘《七發(fā)》而成的一種文體。
解釋:
(一)、人體的眼、耳、口、鼻七孔。
《國語·鄭語》:“和六律以聰耳,正七體以役心。” 韋昭 注:“七體,七竅也。”
(二)、事物的七個部分。
《管子·五輔》:“義有七體。七體者何?曰:孝悌慈惠以養(yǎng)親戚,恭敬忠信以事君上,中正比宜以行禮節(jié),整齊撙詘以辟刑僇,纖嗇省用以備飢饉,敦懞純固以備禍亂,和協(xié)輯睦以備寇戎。凡此七者,義之體也。”《儀禮·士冠禮》“三醮有乾肉折俎” 唐 賈公彥 疏:“或?yàn)殡嘟舛唧w,以乾之,謂之乾肉。”
(三)、指沿襲 漢 枚乘 《七發(fā)》而成的一種文體。
魯迅 《漢文學(xué)史綱要》第八篇:“由是遂有‘七’體,后之文士,仿作者眾, 漢 傅毅 有《七激》, 劉廣 有《七興》, 崔骃 有《七依》。”參見“ 七發(fā) ”。
釋義:
1.人體的眼﹑耳﹑口﹑鼻七孔。 2.事物的七個部分。 3.指沿襲漢枚乘《七發(fā)》而成的一種文體。
相關(guān)詞語:
七返丹昂藏七尺遍體鱗傷不成體統(tǒng)不識大體卑身賤體卑身屈體膘肥體壯稱體載衣赤身露體才高七步赤身裸體此事體大椎膚剝體芳蘭竟體凡胎濁體放心解體躬體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