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簟
詞語 | 竹簟 |
---|---|
拼音 | zhú dià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竹席。解釋:
(一)、竹席。
唐 元稹 《竹簟》詩:“竹簟襯重茵,未忍都令卷。” 宋 蘇軾 《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詩次韻》:“竹簟暑風招我老,玉堂花蕊為誰春。” 清 張養重 《竹枝詞》:“ 蘄州 竹簟涼于水, 黃陂 葛巾細于紗。” 沈從文 《從文自傳·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那些廟里總常常有人在殿前廊下絞繩子,織竹簟,做香。”
釋義:
竹簟,拼音為zhú diàn,竹席。出于唐·元稹《竹簟》詩:“竹簟襯重茵,未忍都令卷。”
造句:
1、 會稽歲時獻竹簟供御,世號為流黃簟。
2、 我不明白為何一天比一天想他,躺在竹簟上,跟秀竹慘嚎:我中暑了!飛虹在簾子后啐口大罵:你中箭了!再過兩天,就是八月了,他還不來。
相關詞語:
敲竹杠哀絲豪竹成竹在胸翠竹黃花尺竹伍符吹竹彈絲垂名竹帛刀過竹解簟紋如水調弦品竹東南竹箭豪竹哀絲金石絲竹急竹繁絲鳩車竹馬柳門竹巷茂林修竹名垂竹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