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素
詞語(yǔ) | 紙素 |
---|---|
拼音 | zhǐ sù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一)、供書寫或繪畫用的紙張或絹帛。(二)、泛指書畫的紙本或絹本。
解釋:
(一)、供書寫或繪畫用的紙張或絹帛。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里中小屋,有經(jīng)像者,亦多不燒。或屋雖焚毀,而於煨盡之中,時(shí)得全經(jīng),紙素如故。” 唐 李節(jié) 《贈(zèng)釋疏言還道林寺詩(shī)》序:“容貌於土木者沉諸水,言詞於紙素者烈諸火。”
(二)、泛指書畫的紙本或絹本。
宋 沉括 《夢(mèng)溪筆談·書畫》:“ 王羲之 書,舊傳惟《樂毅論》乃 羲之 親書於石,其他皆紙素所傳。”
釋義:
1.供書寫或繪畫用的紙張或絹帛。 2.泛指書畫的紙本或絹本。
相關(guān)詞語(yǔ):
故紙堆愛素好古安之若素把素持齋白紙黑字冰魂素魄持齋把素重紙累札點(diǎn)紙畫字都中紙貴斷縑寸紙斷紙馀墨甘之若素官情紙薄好丹非素揮毫落紙紅裝素裹鴻鳦滿紙
詞語(y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