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壟
詞語(yǔ) | 墳壟 |
---|---|
拼音 | fén lǒ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亦作“墳隴”。墳?zāi)埂?h2>解釋:(一)、亦作“ 墳隴 ”。墳?zāi)埂?/p>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山澤·陵》:“陵有天性自然者,今王公墳壟各稱陵也。” 晉 陶潛 《搜神后記》卷二:“ 蜀 賊縱暴,焚燒邑屋,發(fā)掘墳壠,民人迸竄。” 宋 蘇轍 《石鼓》詩(shī):“ 宣王 沒(méi)后墳壠平, 秦 野蒼茫不知處。”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嬰寧》:“墳壠湮沒(méi),莫可辨識(shí)。”
釋義:
墳壟是一個(gè)漢語(yǔ)詞語(yǔ),讀音是fén lǒng ,漢典亦作“ 墳隴 ”。墳?zāi)埂?/p>
相關(guān)詞語(yǔ):
負(fù)土成墳三墳五典五典三墳懸劍空壟自掘墳?zāi)?/a>壟畝之臣飲羊登壟自然壟斷王壓墳行壟青烏壟旅墳帝墳典墳故壟壟灶墳院墳燭
詞語(y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