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剡
詞語 | 剡剡 |
---|---|
拼音 | yǎn yǎ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a式詞語 |
意思:
(一)、起行貌。(二)、閃爍貌。
(三)、銳利貌。
(四)、風微起貌。
解釋:
(一)、起行貌。
《禮記·玉藻》:“弁行,剡剡起屨。” 孔穎達 疏:“剡剡,身起貌也。急行欲速,而身屨恒起也。”
(二)、閃爍貌。
《楚辭·離騷》:“皇剡剡其揚靈兮,告余以吉故!” 唐 杜甫 《行官張望補稻畦水歸》詩:“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銀漢。” 宋 陸游 《予行蜀漢間悵然有感》詩:“麥隴雪苗寒剡剡,柘林風葉莫颼颼。”
(三)、銳利貌。
宋 曾鞏 《離齊州后》詩之三:“文犀剡剡穿林筍,翠靨田田出水荷。”
(四)、風微起貌。
宋 王安石 《晚興和沖卿學士》詩:“剡剡風生晚,娟娟月上初。”
釋義:
1.起行貌。 2.閃爍貌。 3.銳利貌。 4.風微起貌。
相關鏈接:剡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