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儁
詞語 | 得儁 |
---|---|
拼音 | de jù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俘獲敵方的猛將勇士。謂得勝。《左傳·莊公十一年》:“大崩曰敗績,得儁曰克。”孔穎達 疏:“戰勝其師,獲得其軍內之雄儁者,故云得儁曰克。”唐 劉知幾《史通·申左》:“魯侯 御 宋,得雋 乘丘。”一本作“得儁”。(二)、謂及第。唐 元稹《和王侍郎酬廣宣上人觀放牓后相賀》詩:“競走墻前希得儁,高縣日下表無私。”宋 歐陽修《送徐生之澠池》詩:“名高場屋已得儁,世有龍門今復登。”明 沉德符《野獲編·科場二·現任大官子弟登第》:“南京 兵部尚書 李遂 子 材,亦以是科得雋。”清 劉鑾《五石瓠·建德相公》:“諸生高才,萬一得雋,豈不似私?”
(三)、謂喜獲大魚。唐 韓愈《叉魚》詩:“競多心轉細,得雋語時囂。”宋 蘇軾《江西》詩:“何人得儁窺魚矼,舉叉絶叫尺鯉雙。”
(四)、謂含意雋永。唐 白居易《與劉蘇州書》:“然得儁之句,警策之篇,多因彼唱此和中得之,他人未嘗能發也。”一本作“得雋”。
解釋:
(一)、俘獲敵方的猛將勇士。謂得勝。
《左傳·莊公十一年》:“大崩曰敗績,得儁曰克。” 孔穎達 疏:“戰勝其師,獲得其軍內之雄儁者,故云得儁曰克。” 唐 劉知幾 《史通·申左》:“ 魯侯 御 宋 ,得雋 乘丘 。”一本作“ 得儁 ”。
(二)、謂及第。
唐 元稹 《和王侍郎酬廣宣上人觀放牓后相賀》詩:“競走墻前希得儁,高縣日下表無私。” 宋 歐陽修 《送徐生之澠池》詩:“名高場屋已得儁,世有龍門今復登。”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二·現任大官子弟登第》:“ 南京 兵部尚書 李遂 子 材 ,亦以是科得雋。” 清 劉鑾 《五石瓠·建德相公》:“諸生高才,萬一得雋,豈不似私?”
(三)、謂喜獲大魚。
唐 韓愈 《叉魚》詩:“競多心轉細,得雋語時囂。” 宋 蘇軾 《江西》詩:“何人得儁窺魚矼,舉叉絶叫尺鯉雙。”
(四)、謂含意雋永。
唐 白居易 《與劉蘇州書》:“然得儁之句,警策之篇,多因彼唱此和中得之,他人未嘗能發也。”一本作“ 得雋 ”。
釋義:
《卓越源于理念》是江蘇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芮文。
相關詞語:
安閑自得昂然自得傲睨得志遨翔自得拔十得五不得而知不得其所不得人心不得善終不得要領不可多得班師得勝逼不得已必不得已不得不爾不得開交不得其死不得違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