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鄧
詞語 | 樊鄧 |
---|---|
拼音 | fán dèng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地區(qū)名。為 春秋 樊國、鄧國 的遺址。在今 湖北省 襄樊市 及 河南省 鄧縣 一帶,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南朝 梁 任昉《宣德皇后令》:“及擁旄司部,代 馬不敢南牧;推轂 樊 鄧,胡塵罕嘗夕起。”唐 賈至《巴陵早秋寄荊州崔司馬吏部閻功曹舍人》詩:“登高望舊國,胡馬滿 東周。宛 葉 遍蓬蒿,樊 鄧 無良疇。”解釋:
(一)、古地區(qū)名。為 春秋 樊國 、 鄧國 的遺址。在今 湖北省 襄樊市 及 河南省 鄧縣 一帶,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及擁旄司部, 代 馬不敢南牧;推轂 樊 鄧 ,胡塵罕嘗夕起。” 唐 賈至 《巴陵早秋寄荊州崔司馬吏部閻功曹舍人》詩:“登高望舊國,胡馬滿 東周 。 宛 葉 遍蓬蒿, 樊 鄧 無良疇。”
釋義:
1.古地區(qū)名。為春秋樊國﹑鄧國的遺址。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及河南省鄧縣一帶,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