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牛
詞語 | 射牛 |
---|---|
拼音 | shè ni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帝王、諸侯祭祀天地、宗廟、必自射牛以示隆重。解釋:
(一)、古代帝王、諸侯祭祀天地、宗廟、必自射牛以示隆重。
《國語·楚語下》:“天子禘郊之事,必自射其牲,王后必自舂其粢;諸侯宗廟之事,必自射牛、刲羊、擊豕,夫人必自舂其盛。” 韋昭 注:“牲,牛也。”《史記·封禪書》:“自得寳鼎,上( 武帝 )與公卿諸生議封禪。封禪用希曠絶,莫知其儀禮,而羣儒采封禪《尚書》、《周官》、《王制》之望祀射牛事……上於是乃令諸儒習射牛,草封禪儀。” 宋 秦觀 《進南郊慶成詩》:“路寢前齋玉,清宮復射牛。”
釋義:
射牛,shè niúㄕㄜˋ ㄋㄧㄨˊ,釋義:古代帝王、諸侯祭祀天地、宗廟、必自射牛以示隆重。
相關詞語:
風馬牛一牛鳴執牛耳搏牛之虻版筑飯牛床下牛斗椎牛饗士充棟汗牛吹牛拍馬喘月吳牛槌牛釃酒椎牛發冢椎牛歃血帶牛佩犢對牛彈琴多如牛毛對牛鼓簧放牛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