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施
詞語 | 邪施 |
---|---|
拼音 | xié sh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斜行。亦喻不正當的言行。(二)、蹣跚貌。
解釋:
(一)、斜行。亦喻不正當的言行。
《淮南子·齊俗訓》:“去非者,非批邪施也,去忤於心者也。” 高誘 注:“施,微曲也。”《淮南子·齊俗訓》:“夫乘奇技偽邪施者,自足乎一世之間;守正脩理不茍得者,不免乎飢寒之患。”
(二)、蹣跚貌。
明 歸有光 《夏懷竹字說序》:“ 章甫 為人滑稽,與伶人伍,衣裳偏倚,步履邪施,忽去忽來,見者咸輕之。”
釋義:
邪施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蹣跚貌;斜行,亦喻不正當的言行。
相關詞語:
博施濟眾便宜施行陳善閉邪除邪懲惡純正無邪黜邪崇正床上施床倒行逆施東施效顰黨邪丑正黨邪陷正發號施令發政施仁法外施仁放辟邪侈傅粉施朱返邪歸正方員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