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劇
詞語 | 昆劇 |
---|---|
拼音 | kūn jù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也叫昆腔、昆曲。戲曲劇種。元代以后,由江蘇昆山一帶民間戲曲腔調發展而成。曾流傳各地,對許多地方戲曲劇種有過較大的影響。以演唱傳奇劇本為主,曲牌繁多,舞蹈性強。主要伴奏樂器是笛子,兼用簫、琵琶等。解釋:
(一)、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于 江蘇省 南部的稱南昆,流行于 北京市 、 河北省 的稱北昆。用昆腔演唱,故稱。又稱昆曲。
巴人 《況鍾的筆》:“看了昆劇《十五貫》,叫我念念不忘的是 況鍾 那支三落三起的筆?!?/p>
釋義:
也稱“昆曲”、“昆腔”。戲曲劇種。起源于元末明初流行于昆山(今屬江蘇)一帶的昆山腔。明嘉靖年間,經魏良輔改革,成為一種婉轉、柔和的新腔,稱“水磨調”,逐漸成為流行于全國的劇種,并派生出北昆、湘昆、川昆等許多支派,形成昆腔這一聲腔系統,在戲劇文學、表演藝術、舞臺美術等方面,對中國許多劇種有過深遠影響。
造句:
1、 由此可見,久已失傳的昆劇、京劇為數驚人!實屬可惜!搶救不及,將鑄成大錯!
2、 今天,昆劇振興的標志不應該是折子戲的反復會演,而應該是本戲演出的繁榮。
相關詞語:
惡作劇材劇志大創劇痛深垂裕后昆金友玉昆昆弟之好昆山片玉昆山之玉玉昆金友玉友金昆昆岡之火昆山之下,以玉抵鳥金友玉昆鳴窮心劇力繁劇紛擾剸繁決劇昆侖失火,玉石俱焚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