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舟
詞語 | 蕩舟 |
---|---|
拼音 | dàng zhōu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以手推舟,行于陸地。(二)、劃船。
(三)、簸蕩船只。
(四)、用水師沖鋒陷陣。
(五)、劃船。
解釋:
(一)、以手推舟,行于陸地。
《論語·憲問》:“ 南宮適 問於 孔子 曰:‘ 羿 善射, 奡 盪舟,俱不得其死然。’”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 奡 多力,能陸地行舟。” 邢昺 疏:“盪,訓推也,能陸地推舟而行。”一說,以舟船沖鋒陷陣。見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奡盪舟》。
(二)、劃船。
唐 劉禹錫 《采菱行》:“盪舟游女滿中央,采菱不顧馬上郎。”
(三)、簸蕩船只。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蔡 女為 桓公 妻, 桓公 與之乘舟,夫人蕩舟, 桓公 大懼。”《淮南子·人間訓》:“ 蔡 女蕩舟, 齊 師大侵 楚 。”
(四)、用水師沖鋒陷陣。
《論語·憲問》:“ 羿 善射, 奡 蕩(盪)舟,俱不得其死然。” 顧炎武 《日知錄·奡蕩舟》:“古人以左右衝殺為盪,陳其鋭卒,謂之跳盪,別帥謂之盪主。”
(五)、劃船。
南朝 梁元帝 《采蓮賦》:“妖童媛女,蕩舟心許。” 唐 李咸用 《橫塘行》:“紅綃撇水蕩舟人,畫橈摻摻柔荑白。” 元 倪瓚 《九日過彥行用韻》:“蕩舟煙景晚,舉盃當素秋。”
釋義:
1.以手推舟,行于陸地。《論語.憲問》:"南宮適問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奡多力,能陸地行舟。"邢昺疏:"蕩,訓推也,能陸地推舟而行。"一說,以舟船沖鋒陷陣。見清顧炎武《日知錄.奡蕩舟》。 2.劃船。
相關詞語:
白魚入舟白魚登舟柏舟之節柏舟之誓闖蕩江湖車擊舟連沉舟破釜蕩檢逾閑蕩氣回腸蕩然無存蕩析離居滌瑕蕩穢東風浩蕩蕩產傾家蕩海拔山蕩魂攝魄敵國通舟滌穢蕩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