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則
詞語 | 民則 |
---|---|
拼音 | mín zé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人們行為的準則。(二)、治民的方法。
解釋:
(一)、人們行為的準則。
《書·君牙》:“弘敷五典,式和民則。”《國語·晉語五》:“今 宋 人弒其君,是反天地而逆民則也。”《藝文類聚》卷三八引 漢 崔瑗 《南陽文學頌》:“我國既淳,我俗既敦;神樂民則,嘉生乃繁?!?/p>
(二)、治民的方法。
《國語·楚語上》:“是知天咫,安知民則?” 韋昭 注:“咫,言少也。此言少知天道耳,何知治民之法?!?/p>
釋義:
1.人們行為的準則。 2.治民的方法。
相關詞語:
愛民如子安民告示安國富民保國安民保境息民病民蠱國不羈之民不進則退不平則鳴兵強則滅病國殃民病民害國剝極則復殘民害理殘民害物殘民以逞大杖則走得寸則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