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詞語 | 小米 |
---|---|
拼音 | xiǎo mǐ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年生谷類,其谷粒作為人的一種食物和鳥類食料,學名叫“粟”粟去了殼的子實解釋:
(一)、去殼后的粟粒。亦用以指粗賤食物。
元 王逢 《浦東女》詩:“鵓鳩呼雨楝花紫,大麥飯香勝小米。” 明 王冕 《冀州道中》詩:“小米無得買,濁醪無得酤。”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穀二·粟》:“北人謂之小米也。” 李木庵 《延安新竹枝詞》:“小米菜根味亦甘,屠門大嚼想來饞。”
(二)、稱 宋 米友仁 。
《宋史·文苑傳六·米芾》:“﹝ 米芾 ﹞子 友仁 ,字 元暉 ,力學嗜古,亦善書畫,世號 小米 。” 元 虞集 《為汪華玉題所藏長江萬鴉圖》詩:“ 郭熙 平遠無散地, 小米 蒼茫託天趣。”
釋義:
1.去殼后的粟粒。亦用以指粗賤食物。 2.稱宋米友仁。
造句:
1、 葉子襯托著小米似的金色小花,有三四片花瓣。這好像幾個胖娃娃躺在搖籃里笑瞇瞇的望外瞧;又像綠色的繡花布上點綴著一粒粒金子;還像害羞的小泵娘,在枝中若隱若現,有的躲起來了,有的露出了半張臉對著我們微微地笑著。
2、 桂花四片花瓣的中間,是一粒粒小米似的淡黃色的花蕊。從花蕊中散發出一股股沁人心脾的香氣,使人感到神清氣爽。
相關詞語:
本小利微不拘小節不無小補稗官小說不修小節柴米夫妻吹糠見米柴米油鹽長材小試唱沙作米大材小用大醇小疵大法小廉大計小用大街小巷大驚小怪大題小作大同小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