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馬褂
詞語 | 黃馬褂 |
---|---|
拼音 | huáng mǎ guà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清代的一種官服。凡領侍衛內大臣,護軍統領等,皆服黃馬褂。后也賜與有軍功的臣下。解釋:
(一)、亦作“黃馬袿”。 清 代的一種官服。巡行扈從大臣,如御前大臣、內大臣、內廷王大臣、侍衛什長等,皆例準穿黃馬褂。有功大臣也特賜穿著。
清 昭槤 《嘯亭續錄·黃馬褂定制》:“凡領侍衛內大臣,御前大臣、侍衛, 乾清門 侍衛、外班侍衛,班領,護軍統領,前引十大臣,皆服黃馬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四回:“他還是花翎、黃馬褂、‘碩勇巴圖魯’、記名總兵呢。” 王闿運 《皇贈侍郎賜祭葬光祿大夫貴州布政司使王君墓志銘》:“寇平,加號達沖阿,賞黃馬袿。” 沙汀 《淘金記》十:“‘就只等那個穿黃馬褂的了。’ 季熨斗 再三挽留著他。”亦省稱“ 黃袿 ”。 清 黃遵憲 《馮將軍歌》:“ 江 南十載戰功高,黃袿色映花翎飄。”
釋義:
1.亦作"黃馬袿"。 2.清代的一種官服。巡行扈從大臣,如御前大臣﹑內大臣﹑內廷王大臣﹑侍衛什長等,皆例準穿黃馬褂。有功大臣也特賜穿著。
造句:
1、 那黃澄澄的梨,成了一個個小葫蘆,它可穿上了名牌的黃馬褂。
2、 玉米脫去了綠色的外衣,換上一件黃馬褂,等待著農民伯伯的驗收。
相關詞語:
風馬牛露馬腳馬后炮馬前卒下馬威鞍馬勞頓鞍馬勞困鞍馬之勞鞍前馬后鞍馬勞倦鞍馬勞神白旄黃鉞半青半黃寶馬香車抱恨黃泉北叟失馬弊車羸馬碧落黃泉